揭露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

在芬兰有一句名言——“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芬兰人视教育为“迈向进步之门的钥匙”,正是教育的高品质和科学研究的高水准成就了芬兰的今天,创造了“芬兰奇迹”。

世界教育第一——芬兰

在2009年-2018年期间举行的四次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价(PISA)”中,芬兰学生的总体成绩名列世界前茅,一时间轰动全球。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

从2000年开始,每3年进行一次测评。英国人将PISA喻为“教育界的世界杯”竞赛。PISA评价所反映的世界教育中的问题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一些在PISA测评中表现优异的国家则成为其它国家教育观摩的对象。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芬兰。

芬兰的学生在PISA2003年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测评中均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从而被塑造为基础教育成功的典范。世界各国纷纷对其进行调研,分析其教育成功的原因,以为借鉴。

芬兰教育的核心方法——现象式教学(PHBL)

芬兰教育的核心方法叫做:现象式教学(PHBL)。究竟什么是现象式教学(PHBL)呢?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著名教授戴维·珀金斯在其著作《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曾说:“教育的初衷,源于有生活价值的学习”。

所谓“现象教学”,就是老师提供几种生活与社会现象或历史场景,与学生在其中选定一个主题后,师生一起研商一个具体的教学计划。这个计划包括:研习内容,涉及学科、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所需课时费用等,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块,由相关老师与全体学生共同合作,在一定课时段(少则几周,多则一两个月)完成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活动。

“现象式教学”的始末都是在连接最真实的生活:从现实生活的现象起始,尤其是当下孩子兴趣正浓的现象,以最合乎自然的方式调动学习动机,然后以应对真实世界的问题为终,让孩子在未来有能力去应对当今世界各种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在始末之间,是对知识与问题不断拆分与整合中的探究、分析、构建、融通和创造的能力。

所以“现象式教学”的重点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是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连接与转化所需要的构建力与思考力,它培养的是可以更好应对动态现实问题的人。

芬兰开展现象式教学目的是什么?

现象教学法激励着各种各样的学生,为老师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种方法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并且强化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它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某个现象。毕竟在实际生活中,只需要从一个角度看事物的情况寥寥无几,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孩子们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的能力。

一个现象可以通过多项学科从不同视角去分析,这也锻炼了孩子们整合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不仅如此,在真实生活情境下所学的内容更容易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动力,同时帮助孩子们学以致用。

让孩子打开五感,通过课程的学习,从知识、行为、能力和关系四个方面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和生存技能。

知识:现象式教学方式(PHBL),通过观察各种不同的现象,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将各种相关学科和知识融合起来,包括物理、科技、自然、文学、艺术、历史、运动、手工、家政等等,让知识不再是碎片化、单一化,而是呈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行为:芬兰最好的教育已经被融入到了芬兰人对待世界、对待国家、对待环境以及对待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观察和思考芬兰的大事小情,和芬兰老师互动交流,了解芬兰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认知。

能力:通过现象式教学方式(PHBL)的引导,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课题的研究和讨论,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开拓眼界,触发创造思维。

关系:感受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动物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了解这个世界上最幸福国家的幸福学。通过亲子共修活动,促进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理解彼此的想法。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这本书中讲到:

唯一存在差别的是,整个社会和教育体制对于人的关怀、对于人的信任、对于人的尊重,以及对于人生到底是不是一场要赢在起跑线的竞赛的想法,是以更健康、更人文的深度,去厘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教育“概念”的不同,造就出不同社会与文化的真正区别。

芬兰人总是不断地跟我说:“我们尊重每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因为我们非常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

现在,芬兰人民将教育视为“迈向进步之门的钥匙”,因为正是教育的高品质和科学研究的高水准成就了芬兰教育现在的国际影响力,创造了“芬兰奇迹”。